首页 | 期刊简介 | 编辑部 | 广告部 | 发行部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 产品信息索取
2025年1月25日星期六
2011年第01期
 
2010年第12期
 
2010年第11期
2010年第11期
 
2010年第10期
2010年第10期
 
2010年第09期
2010年第09期
 
2010年第09期
2010年第08期
 
2010年第07期
2010年第07期
 
2010年第06期
2010年第06期
 
2010年第05期
2010年第05期
 
2010年第04期
2010年第04期
 
2010年第03期
2010年第03期
 
2010年第02期
2010年第02期
 
2010年第01期
2010年第01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2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1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10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9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8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7期
 
2009年第6期
2009年第6期
 
2009年第5期
2009年第5期
 
2009年第4期
2009年第4期
 
2009年第3期
2009年第3期
 
2009年第2期
2009年第2期
 
2009年第1期
2009年第1期
 
2008年第12期
2008年第12期
 
2008年第11期
2008年第11期
 
2008年第10期
2008年第10期
 
2008年第9期
2008年第9期
 
2008年第8期
2008年第8期
 
2008年第7期
2008年第7期
 
2008年第6期
2008年第6期
 
2008年第5期
2008年第5期
 
2008年第4期
2008年第4期
 
2008年第3期
2008年第3期
 
2008年第2期
2008年第2期
 
2008年第1期
2008年第1期
基于AD8367的大动态范围AGC系统的实现

Large Dynamic Range AGC System Design Based on AD8367

国防科技大学 朱群 郑林华


摘 要:本文介绍了AD8367的芯片特点和工作原理,给出了级联AD8367实现大动态范围自动增益控制的两种电路实现形式,并对二者的控制性能做出了比较和分析。

关键词:可变增益放大器(VGA); 自动增益控制(AGC)


引言

AD8367是一款具有45dB控制范围的高性能可变增益放大器,输入信号从低频到500MHz带宽内增益均是以分贝为单位线性变化。它适用于雷达、移动通信基站、卫星接收机等通信设备。本文将介绍其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在70dB大动态范围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两种级联控制的电路连接方法并对二者性能做出了比较分析。

AD8367芯片介绍

AD8367是基于AD公司X-AMP结构的可变增益中频放大器,能够实现精确的增益控制,单片控制范围45dB。它既能配置应用于外加电压控制的传统的VGA模式,同时内部还集成了平方律检波器,因而也可以工作于自动增益控制模式。它的引脚图如图1。

图1 AD8367引脚及说明(略)

AD8367是通过0-45dB可变电压衰减网络加42.5dB固定放大器实现线性的增益控制,其内部简化结构如图2。

图2 AD8367内部简化结构(略)

由图2可见,AD8367的可变衰减由200 电阻梯形网络和跨导控制单元实现。电阻网络包含一个增益内插器和9个5dB衰减选择。增益内插器决定增益控制级,例如当第一级衰减有效时,衰减0dB,当最后一级衰减选中时,衰减45dB。当衰减控制量在两级之间时,则相邻级跨导控制单元立即起作用,产生加权的衰减控制,两者结合产生0~45dB任意衰减量。经过内部42.5dB固放输出就实现了平滑的、以dB为单位的线性增益控制。

模式控制管脚MODE决定控制增益随控制电压的变化关系。当MODE接高电平时,AD8367工作于GainUp模式,增益随着外加控制电压Vgain的增大而增大(如图3)。理想的增益控制方程如下:

Gain(dB)=50 Vgain(V)-5 (1)

方程(1)表明增益控制因子为50dB/V(20mV/dB),增益轴截距为 5dB(Vgain=0时)。

图3同时显示了输入信号频率在200MHz以内,增益控制范围>40dB时,控制波动< 0.5dB。

当MODE接低时,AD8367工作于GainDown模式,控制增益随控制电压的增大而减小(图3),理想的控制方程为 Gain(dB)=45-50 Vgain。

图3 AD8367增益控制曲线图(略)

AD8367实现传统VGA功能时,适合于大动态范围增益控制,能充分利用其控制的线性特性,但需要外加控制电压。此时既可以工作于GainUp模式也可以工作于GainDown模式。

当AD8367利用内置平方律检波器实现AGC功能时,必须工作于GainDown模式。此时检波器将输出信号与内置(354mV rms)参考点比较,小于或超过参考点,就分别增大或减小控制增益。此时,检波器输出特性与Vgain相同,为20mV/dB,可作为输入信号强度指示(RSSI),因此电路连接上只需将检波器输出脚DETO与Vgain相连,闭环构成AGC,连接简单,如图4的后级。


级联实现AGC的两种方法

当应用中输入信号动态范围在45dB以上时,就需要级联AD8367以拓宽控制范围。下面笔者就以设计的70MHz中频接收机中,级联两片AD8367达到 70dBAGC控制范围为例,给出两种电路连接方式并对其做出比较。

利用内置检波器组成AGC控制环路

级联时,第一级工作于VGA方式,第二级应用于AGC方式,第二级检波输出作为两级的Vgain控制输入。当输入信号变化时,信号的强度经第二级内部平方律检波后,反馈到两级可变增益控制部分,自动完成增益控制。从整体看,实现AGC功能。

这样连接的理由是:如果也将第一级工作于AGC方式,而此时第一级输出并不能到达内置参考点,将始终处于增益最大状态,由图3可见此时增益控制波动很大;并且这样两级的控制增益不能平均分配,无法充分利用AD8367增益控制曲线中间段的良好线性特性。而将第二级检波同时控制两级的增益,既实现了AGC功能,同时也充分利用了AD8367增益控制曲线的线性特性。电路连接A如图4。

图4 电路连接方式A(略)

工作于VGA方式外加检波构成AGC

本连接方式是将两片AD8367均工作于VGA方式,外加检波电路给出增益控制信号,闭环形成AGC功能。

应用背景:在数字中频接收机前端应用AD8367时,AGC输出经过ADC中频采样,数字化后送往FPGA进行后续中频数字处理。前一种连接纯粹用AD8367内部检波器直接对AGC输出检波,而实际输入中总会有噪声,此时对信号功率的估计误差较大,增益控制也不准确。因而笔者在FPGA中对AGC输出采样后数字量进行检波,这样便于对信号进行滤噪处理和采用更加灵活有效的控制算法,以对AD8367做出精确的控制。

因此,本连接方式如下:由FPGA采用一定的控制算法,检测AGC输出强度,给出相应的数字控制信号,经DAC后同时送往两片AD8367的Vgain控制端,这样实际构成了外加检波的AGC控制环路。检波输出同时控制两片AD8367,也有效地利用了其增益控制中间段的良好线性。电路连接如图5。

图5 电路连接方式B(略)


两种连接方式比较

控制复杂性比较

如果AGC输出后续均进行数字化处理,则两种连接方式下,AGC输出后仍都需经过ADC和可编程数字芯片。不同的是,连接B需多加一片DAC,输出增益控制信号。在控制方法上,连接A由于直接利用了内部检波器,所以无需设计控制算法和外加控制。连接B需要设计控制算法,控制信号需经转换后才能控制AD8367,控制过程相对复杂。

当应用于纯模拟信号处理场合时,A方式的电路连接和控制均十分简单。

注意点

由于大部分系统是50 特性阻抗的,而AD8367为200 输入50 输出匹配,匹配不当会引起很大的驻波和反射损耗,降低增益控制动态范围,甚至会引起系统自激。简单使用电阻网络匹配会带来近11.5 2=23db的插入损耗。所以,电路连接中均采用了插损小的LC网络匹配。

控制性能比较

在大信噪比情况下,二者均能得到理想的控制结果,控制精度、控制范围相当。由于外加处理,连接B的AGC响应时间相对略长。
在输入为小载噪比情况下,连接A实际上是检测第二级输出信号加噪声的功率,从而给出增益控制信号。由于噪声的存在,检波精度下降,尤其在信号本身功率小,噪声带宽又很宽的情况下,AGC输出信噪比更小,对信号功率估计偏差更大,因而此时对AGC的调整不准确。另一方面,由于对信号功率估计不准,加之连接A的响应时间极快,因而此时AGC处于频繁调整之中,输出波动较大。

连接B是将数字化了的AGC输出信号送往FPGA进行检波,反馈部分的主要功能由数字部分实现,可以使复杂的AGC控制通过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较为容易的得到实现,具有快速收敛和精确的稳态响应等优点。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可以从算法上提高检波精度:例如将AGC输出经窄带滤波后,带内信噪比提高,对信号功率估计将更加准确。而且在软件中可以任意改变建立时间和衰落时间,增益控制电压具有保持能力,避免了AGC频繁调节引起的波动。实验中我们比较了在载噪比45dBHz,噪声带宽 1MHz情况下,经窄带滤波后(带宽4KHz)采用增益控制新算法检波,检波长度1024个信号周期,调节信号功率至恒定时,此时AGC输出功率波动在1dB以内。


结束语

第一种电路连接简单,可以方便的应用于噪声较小的场合。第二种电路连接控制回路采用FPGA实现,响应和收敛速度更快的同时便于采用灵活的控制算法,达到更好的控制性能,该方法已经在一款数字中频接收机中得到应用,取得了理想的控制效果。

         
版权所有《世界电子元器件》杂志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上地东路35号颐泉汇 邮编:100085
电话:010-62985649
E-mail:dongmei@ecc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