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组件上系统和系统级芯片的封装和生产
|
Assembly for SOC and SOP
|
■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 胡志勇
|
随着集成电路(IC)的发明,系统集成技术进一步加速了半导体的发展。
现在在一个芯片或者说一个单元上,需要集成不同的功能,例如:MPU、图像处理、存储器(SRAM, 闪存, DRAM)、逻辑推理器、DSP、信号混合器、射频(RF)和外围功能。为了能够实现通过集成所获得的优点,像高性能、低价格、较小的接触面、电源管理和缩短进入市场的时间,为此出现了针对晶圆级的系统级芯片(SOC)和针对组件级的系统(SOP)。下面对其封装与生产作一介绍。
系统级芯片
系统级芯片能够将各种功能集成在一个单一的芯片上面。通常是将MPU、 DSP、图像处理、存储和逻辑推理器集成在一个10 10 mm或者更大的管芯上面,
通常具有多达500至2000个焊盘。这些包含ASIC器件的系统可以满足网络服务器、电信转换站、多频率通信和高端计算机的应用需要。具有高时钟频率和接近一百万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要采用具有良好电性能和热管理性能的封装,例如大到
40 40 mm 的腔体向下的BGA器件,或者说具有多达200至700个焊球的倒装芯片BGA器件,以及昂贵的多层基片。
对于系统级芯片来说其挑战来自于综合设计、程序库的管理、工具、晶圆制造技术、装配和测试,以及可以到达各处的网络通信协定(IP)。
对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要求和其较长的使用周期使得系统级芯片仍然是继模块以后一项具有强大竞争力的解决方法。应该指出一些诸如SiGe,
GaAs 和 CMOS 的工艺技术是互不兼容的,是不能用于系统级芯片之中的。
组件上系统
在组件上装配系统的方式比起安置在单一封装中的管芯能够提供更多的新功能。目前其应用方面已经扩展到包括DSP+ SRAM+ 闪存 , ASIC+
存储器 , 图像处理 + 存储器等等。目前最常见的组件是标准的CSP 和 BGA器件,在现如今的生产厂商中可以采用与组装CSP和BGA相同或者相似的工具、材料,以及在单一管芯组装中所采用的相同的工艺处理方式来进行组装操作。尤其是在无线通信市场上,现在产品的生命周期小于一年,对于采用系统级芯片解决方式来说显得时间太短了,然而采用相对廉价的组件上系统就显得较为合适。
对于采用组件上系统方式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晶片或者说确认好管芯的采购、装配工艺和价格的降低。组件上系统供应商通常情况下先制造一个管芯,然后再从其它各个供应商处采购其它的晶片或者说确认好管芯,最后将组件上系统外包给半导体装配和测试(SAT)厂商进行装配。
增值服务能够提高经济效益,但它有别于传统的商务活动。它同时也将增加平均销售价格(average selling price 简称ASP),增加存货和降低收益。它使半导体装配和测试厂商避开与电子制造服务业(EMS)的相互竞争。不过半导体装配和测试厂商的基本的工作范围是在晶圆和管芯的操作方面,他们具有在组件装配和测试(有别于EMS现在所从事的这方面工作)的专业技术,这些使其在与基于半导体供应商的用户进行商业往来时具有独特的优势。
在电子产品装配工艺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挑战是在一个极小的空间内需要放置二个到三个管芯,这需要很小的公差范围、非常小的工艺操作窗口和对有关的材料进行改善,以求实现较高的装配生产能力,目前业界所使用的是单一管芯的CSP器件。这些封装件被安置在一较大的窄条内,主要取决于封装件体积的大小,它可以容纳至少200至600个管芯,至少5000根引线键合,所有这一切被模压在一个腔体内。实际上窄条具有数百个管芯,呈现为一个大型多芯片模块(multichip
module 简称MCM),现在业界已经证明其装配效率相当高。除了管芯的价格,组件基片是对组件上系统在成本方面贡献最大的。幸运的是通常用于芯片规模封装(Chip
Scale Packages简称CSP) 器件上的或者类似的基片,像一层、二层或者四层薄层片,以及一层金属铜/聚酰亚胺线带也同样能够用于组件上系统中,所以预期SOP价格会呈现出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现在无铅组装特别是在大容量产品中正成为一项基本的要求,这对材料和装配工艺过程提出了一项新的挑战。无铅焊球在260℃的高温再流焊接中要求对材料,包括基片、用于管芯粘接的环氧树脂和用于模压的化合物,进行认真仔细地选择,以求满足组件级以及系统级的可靠性要求。现通过大量的测试得到证明,这种无铅焊接方法与目前业界普遍使用的铅锡低共熔点焊料球相比较,具有可显著提高板级可靠性的能力。
系统级芯片和组件上系统的市场
系统级芯片和组件上系统的解决方案是可以相互补充的,而不能够仅取一种,它们可以服务于不同的市场部分。系统级芯片的市场目标是高性能的系统,它们具有相当长的生命周期,面对的市场范围很大。组件上系统的市场目标是无线通信、PDA装置和消费类产品,它所面对的市场范围相对较窄,产品的生命周期小于一年。组件上系统也能够用于满足快速的和中度集成的功能,这些功能以后可以被系统级芯片所替代,同样也可以被进一步集成进另外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组件上系统中去。
今天绝大多数封装入一个CSP器件中的组件上系统不能够耗散掉大于2瓦的总功耗,而在一个大型BGA器件中的作为一个大型管芯的系统级芯片封装,能够耗散掉高达10瓦的功耗。封装价格的差异是非常大的,一个大型倒装芯片BGA的价格往往是一个CSP价格的5至10倍。对于系统级芯片和组件上系统来说,较高的组件装配量是一个关键。
使用组件上系统的大量产品需要增加功能集成、不断地降低成本、采用最小和最簿的封装,以及使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最短。组件上系统在所有这些方面拥有令人瞩目的优点。组件的价格高于单一管芯封装的价格,但是显著地低于两个管芯的价格,或者说具有大量引脚数量的较大封装的价格。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被缩短到一个季度,因为仅有封装要受到限制,与系统级芯片不同的是要求进行新的硅设计和封装限定。此外,新一代的硅产品能够被安置在相同的封装中,这样能够从封装中以及缩小管芯提高产量中节省下费用。
现如今的组件上系统几乎有着与管芯同样大小的尺寸,或者说封装的每条边比最大的管芯大1.8 mm 。封装上管芯所占的面积在80%到100%之间。组件上系统在同一封装的开口内堆积两个或者更多的管芯,在Z方向进行集成,这样就不必增加封装的底面积。虽然封装仅比所堆积的最大的管芯大20%,但是当采用两个管芯堆积时,管芯在封装上所占的面积比增加到了170%,如果是三个管芯进行堆积的话这一比例将增加到250%。这一情形说明了集成化的程度不仅仅依靠硅技术来实现。组件上系统不仅能够增加管芯的尺寸,最可喜的是将能够在封装面积上实现100%的硅覆盖。
组件上系统厚度发展趋势
当组件上系统堆积三个管芯的时候,整个封装的厚度尺寸没有增加,实际上从它原先的1.4 mm 不断地稳步下降,单一管芯的CSP封装的厚度现在已达到1.2
mm 。最终有望降至0.50 mm 。对于组件上系统来说挑战来自于晶圆不断变簿以及更簿的基片。要进一步降低厚度则需要对新技术进行投资,这些新技术包括化学机械抛光(CMP)和等离子体刻蚀技术,它们可以将厚度降低到0.050mm,这样就能够满足未来对组件上系统的要求。现如今0.16mm
厚的层状基片的厚度将进一步降低,为了能够满足未来更簿的CSP组件的使用需要,更簿的基片像铜/聚酰亚胺带条的使用将进一步增加。愈来愈小和愈来愈薄的封装要求在非常精细的间距内采用很小的焊球。为了能够满足未来的组件上系统的使用要求,现如今通常绝大多数所使用的0.8
mm的焊球间距和0.4 mm 的焊球直径,将减小到0.5 mm的焊球间距和0.3 mm 的焊球直径。在装配这些组件的时候所碰到的挑战不会很多,因为它能够满足最终产品所提出的包括在-40
℃ 到 +125 ℃ 热循环条件下,经历800次循环后符合板级可靠性的要求。很小的球直径和间距会导致在热循环过程中,球对疲劳现象非常的敏感,所以要求认真仔细地进行电路板的设计和精心挑选所用的材料。
组件上系统选择方案
组件上系统能够非常灵活的综合各种各样的管芯尺寸以及像引线键合和倒装芯片等组件互连技术,以求获得最佳的性能。另外通过使用已经具有的基础设备,可以将风险和费用降低到最小的程度。组件上系统(通过它的结构形式)可以将较大的管芯堆积在底部位置,然后按顺序再将较小的管芯堆放在每个底部管芯的顶部位置,并依次类推。
最新的进展包括在两个堆积的管芯之间使用垫片,这样可以允许两个相似尺寸大小的管芯堆积在一起或者说可以在较小尺寸的管芯顶部安置较大尺寸的管芯,可以整合成一体并且仍然采用引线键合技术。另外一条通向集成的方法为:在一个封装内具有双倍的闪存(Flash)存储容量。通过堆积仅在两侧具有焊盘的存储管芯具有另外一项引人注目的特点,可以不通过垫片而相交堆积管芯,上面的管芯高出1.5
mm已被证明具有高可靠性。
通常情况下所堆积的管芯像DSP器件或者说ASIC器件,可以在超过1GHz的高频状态下很好地进行工作。这要求倒装芯片管芯与基片进行互连,因为引线键合技术是很诱人的。组件上系统可以非常灵活地采用较高价格的倒装芯片键合技术来满足高性能芯片的使用要求,也可以采用相对廉价的引线键合技术来满足使用工作频率较低的芯片的使用要求。
在实际应用中常常要求在存储器中集成许多ASIC器件,或者将其它的芯片集成入非常复杂的组件上系统中。在必须使用具有中心键合焊盘的廉价DRAM器件以及其它像ASIC
和 Flash芯片的应用场合中,组件上系统通过采用中心引线键合到达基片的方式能够提供这种性能。RF 和 ASIC 器件可以通过采用引线键合和在基片的两侧采用倒装芯片的方式集成入非常簿的封装中。
在许多应用中对性能和空间大小有一定的要求,在同一单元内要求不仅集成入芯片而且要在数字模块中集成入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无源器件。RF模块要求在GHz级的高频范围内进行工作,这要求使用特殊的高性能基片和倒装芯片互连技术。与之相反,数字模块要求采用常规的CSP基片和引线键合技术。组件上系统很容易将象CMOS、
GaAs 或者SiGe等互不兼容的半导体技术融合在一个单元内,从而达到高功能和性能。
|
|